“ 安阳到航体行程200公里,大巴需3小时。逢主场必发车,每年15次,全年往返行程累计6000公里!
07年成立,低谷时仅7位注册会员。
14赛季销售年卡61张,首次租下55座球迷大巴。
延续至今,累计800名球迷注册信息。”
01
—
不求一掷千金,只求一诺千金
航海体育场的办公室,一群老爷们抽着烟聊天打屁,等着老康下达指示。
老康也不慌,慢悠悠的在主席位坐下,端起了茶杯吹了吹,嘬了口茶,才缓缓说道:“都报报吧,看看新赛季要多少套”。
“俺们200吧”
“俺们400差不多了”
……
一直轮到了右手边不太眼熟的球迷代表,“俺们濮阳50套吧”。
我不禁和海涛商量起来,“海涛哥,去年咱才订出去7套。今年回中超,咱多报点,弄成20套吧”
“20指定不行,鹤壁报那么多,濮阳协会也才成立没多久,咱还能输给濮阳?先报再想法儿,要不咱的大巴还是没戏”
“安阳60套!”海涛报出了那个数字。
老康眼神瞟过来想说话,撇了撇嘴,还是端起了茶杯嘬了一口茶“下一个”。
在这之前,要问安阳球迷的心愿是什么?——坐大巴!
也许是中甲的那个赛季给海涛心里埋下的刺?那年我们开一辆5座CRV,原阳服务区偶遇豫F大巴时,鹤壁会长热情的下车握手,“来了啊,建业必胜!”
“让安阳球迷坐上大巴去航体”,是海涛接任7个人的协会会长时许下的承诺。
02
—
不求一鸣惊人,只信天道酬勤
“你赶紧来,我有个想法,来我这儿,中午管盒饭。”坤儿用他那二十年改不了的永城音儿跟苑儿激动的打着电话。
不一会儿,苑儿操着许家印同款乡音唠叨着:“我刚到家,准备睡会儿,就把我喊过来,啥事儿吧。”
“堂堂安阳的球迷组织,愣是被俩豫东人把持着,悲哀啊。”我捶胸顿足。
坤儿与苑儿,基本包办了这几年安阳球迷联盟所有的具体事务。包括但不限于,包车,算账,垫钱,组织年会(陪吃,陪酒,陪唱)……
安阳闹水灾,组织了募捐,不放心钱的去向,又凌晨2点组织球迷到蔬菜批发市场买菜,亲自送到灾区一线。
组织球迷球队,联系场地,确定赛程,准备后勤一应俱全。
吴龑初到航体表现不佳,一片骂声。顶住压力做巨幅喷绘加油打气。
把安阳球迷联盟合法注册了,是坤儿接任会长时的承诺。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,只因天道酬勤。
03
—
不求足球豪门,只求草根为民
60岁的老李斜趄在绿皮火车的车厢连接处抽着软中华,旁边邻近座位的小伙厌恶的瞟了一眼,想劝却又不知如何开口,便问了句:“大爷您这坐火车干吗去啊?”
老李潇洒的吐个烟圈,“去看球啊,看我衣服,河南建业!”。小伙用手扇了扇飘来的烟,略带厌恶的语气说:“您是干吗的?这么有功夫?”老李提高嗓门“下岗工人”。旁边的海涛笑呛了烟,一手扶着车厢,一手使劲儿拍着胸脯。
老李活的够真,一辈子最大爱好,看球,吹牛,垒长城。论球龄,冠绝航体,传说般的存在。
不,老李不活在传说中,他根本不在乎任何球迷荣誉,这就是他的普通生活而已。就像按时上下班一样,只不过退休后他的班次变成了建业的赛程表。
“哥,抽你根烟”。在服务区我熟练的抢过了金伟的金红。
“哎,哎,别抽我许愿烟”。看到我拿出了那根倒插的烟,金伟瞬间急眼了。
“哥,07年在红魔认识你时候就开始插许愿烟,这都十几年了啊”。金伟拿走烟盒,气急败坏的走了,懒得搭理我。说起来也都是奔四的人了。
那一年,那个少年网购了一箱烟花,准备点燃了,炫酷北看台。(不,也许还是南看台的时候?)
那一年,那个少年做了一个叮当猫大旗,准备远征泰达。(到底代表点啥?我到现在也不懂)
再后来,蹦不动了,撤到C区看台。
又一年,在中甲,那个看台燃爆了烟花,炫耀航体。
金伟扭头看过去的那一刻,眼里萤着光,嘴里嘟囔着“这帮孩子”……
再扭过来头,“建业,建业,河南建业”的喊声却又越发嘹亮,似乎又多了一丝沙哑。
影响安阳球迷的,我认为有三:河南的名义,建业的精神,老胡的哲学!
河南的名义不能丢,那是根!
建业的精神不能弃,那是魂!
老胡的奉献当感恩,那是做人的底线!
25周年晚会上,老胡说:“我果为洪炉大冶,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。我果为巨海长江,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。”
彼时,热血沸腾,无比励志。我辈当自强!
此时,再读,仿佛在说:要是劳资牛逼,弄死你们!轮不到你们这么欺负人!
一位安阳球迷
写于1月10日夜
更多内容,敬请关注1月11日下午16时-18时,
安阳新闻应急广播FM97.3,专访张坤会长:《捍卫河南,只有建业》
更多信息,请添加“安阳球迷联盟-小秘书”咨询